|
黃念祖:當深信切愿,靠定這一句佛號 |
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
(一)勸不可減少念佛時間以習定 承詢修定問題,甚為驚愕。老學長早歲皈依印老,虔修凈宗四五十年,今日仍欲舍念而習定,足證念佛之法,真實難信也。 靈峰大師常云,一句佛號念熟,則“三藏十二部極則道理都在里許,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都在里許,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凈戒亦在里許”。又云:“真能念佛不妄想馳逐,即大禪定。” 可見持名是大總持,圓攝一切功德。只要老實念去,不管它定不定。若去管它,早是二心。欲定反亂,只是自擾。 夏師詩云:“散亂固成病,分別引魔軍。”散亂當然不好,故名之為病。若起心分別欲遣除之,則此分別之心,即是魔心,故曰“引魔軍”。引得八萬四千魔軍亂舞,何苦來?古云:“欲除妄想,去一添兩。” 靜坐念佛甚好,但八旬老人亦不一定勉強要坐。勉強則身不寧;身不寧,心即不安矣。要之,行住坐臥,均是威儀,只貴“念念相續”,不管你是坐是臥。 函云:“欲修禪定,終不能定。”此正合規律。因有此希求心,故終不能定。又云:“但口里念佛,即不是放下一切,實難入定。” 仁者之見,本末倒置。今欲放下念佛以入定,如是之定,最多只是個“無所住”,何嘗有些許般若氣息?無住生心,才是金剛般若。 五十年前,弟第一次讀佛典,看《金剛經》,深體無住生心之妙。當時便領會得,以凡夫心,欲臻此境,唯有念佛或持咒也。蓋放下一切,即是“無所住”;一句佛號,聲聲相續,即是“生其心”。 倘欲抽減念佛時間以習定,則更是大錯。念佛是易行道,余者皆難行道,乃龍樹菩薩之開示。若去此易行之道,反趨坎坷之途,何其顛倒之甚也! 此事切要,故直言之。靈峰《要解》曰:“往生與否,全憑信愿之有無,品位高低,則在念佛之深淺。”當前首要是決定往生,先不管品位高低。 但當深信切愿,靠定這一句佛號。靠定這一法,同靠一座山相似,無論如何也動它不得。這才決定生。看來品位也不會低。 若于念佛信不及,今天要誦經,明天要打坐,后天想持咒,大后天又欲參禪,這樣修法,對于“信、愿、行”的第一個“信”字,早已七折八扣。信愿不堅,欲生極樂,是真背道而馳也。 以上乃剖心瀝血之言,望三思之。(《谷響集》,黃念祖著,中國書籍出版社) 聲明:本站為在公安機關登記備案的互動式網站,文章、圖片和視頻均為網友上傳,如有發現我們文章、圖片或視頻侵權,請通過郵件[email protected]與我們取得聯絡,我們在接到通知后會立即刪除。 |
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,一切重罪悉解脫!
相關資料12條(全部:黃念祖
佛號)
|